呈贡斗南花卉产业园从交易市场走向总部经济
| 招商动态 |2012-04-17
连续17年,斗南花卉市场在销售量、交易额、人流量、现金流四个方面占据全国首位,承载了全省80%以上鲜切花的交易份额。为扩大产业平台,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建设在即。
随着云花产业的壮大发展,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目前24小时轮场交易仍不能满足交易需求。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建设中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无疑将使得斗南这片沃土从单纯的鲜切花交易向云花的“总部经济”转变。
目前,总投资38亿元的斗南花卉产业园环评、地勘、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方表示,如果进展顺利,昆明泛亚国际农博会和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最迟明年有望移师到园区举办。
老市场一铺南求
和很多长期穿梭在昆明主城和斗南的花商一样,刘俊峰经营的“情义花卉”虽然每年可以实现近2000万元的营业额,但却无法在斗南花卉市场周边找到满意的办公场所。目前他在斗南的铺面虽有5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却无法作为像样的办公场所来接待客户,但即便如此,他每年租金加水电仍需要近10万元的开销。“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出再多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转租给你,但斗南又是块金字招牌,不在这里设个点肯定不行。”
不仅办公场所、铺面紧俏,周边村子里的出租房也长期处于饱和状态。相关人士说:“斗南花卉市场旁边的一个村子,村民总共不到6000人,但长期租房的外来人口就超过了1万人。”
“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几年内将迎刃而解,到时候不仅办公场所可满足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花卉企业聚集到斗南,形成良好的集群发展效应。”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副指挥长董瑞说,目前的斗南,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有1000多家,外来企业驻点的则要超过3000家,而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全部建成后,面积将由原先的74亩扩大到1020亩,可同时满足上万家企业入驻。
斗南版“五朵金花”
董瑞介绍,总投资38亿元的斗南花卉产业园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开发286亩,投资为7.5亿元,一期工程中的花卉展主场馆和花卉文化旅游街区将作为一个亮点工程率先启动建设。目前,环评、地勘、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如果进展顺利,昆明泛亚国际农博会和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最迟明年有望移师到园区举办。
规模的扩大还在其次,功能的健全则使得斗南花卉市场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按照规划,园区将分为主场馆、花卉交易及花卉文化旅游街区、采后处理和信息服务区、国际花卉研发展销区、综合服务和配送处理区、国际花卉企业总部区5个部分。此外,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还要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来打造,可满足游客观光旅游的诉求。
“游客到时候来到园区可以吃花饭、喝花酒、洗花澡、坐花车、逛花街,享受斗南版的‘五朵金花’。”董瑞说,云南的花卉产业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鲜切花,而应和文化、旅游等结合起来。在他看来,品种繁多的云南花卉不仅有一些可以拿来加工制作食品、饮料、酒水,同样可以和婚庆、会议、庆典等日常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花卉和历史文化、文化艺术、特色旅游相结合让市民在斗南通过观光、发现、欣赏、体验来感受花卉带来的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打造鲜花“总部经济”
建成后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通过国际花卉总部基地的定位,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花卉企业入驻园区。而国际知名花卉企业的入驻在带动花卉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政策、金融、科研、市场、服务等方面资源的整合。
“项目一期建成后预计鲜切花年交易量将达80亿枝以上,年交易额达60亿元以上,并将直接带动物流服务、旅游观光效益、包装和储运等行业收益18亿元以上。”董瑞说。云南花卉产业在日渐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短板,如物流单一,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种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还不够,“目前,云南花卉的物流90%以上依赖于航空运输,而花卉的种植品种当中,种球种苗依赖进口的数量也要占到90%以上。”
董瑞表示,未来的斗南,除鲜切花外,盆花盆景、与艺术、旅游结合的花卉产品以及花卉的深加工产品等将会更多的进驻到园区。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将成为集花卉交易、会展、花卉文化旅游、科技研发、信息发布和价格指导中心、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以花卉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